一声叹息—舒伯特音乐随笔

作者:佚名时间:2014-10-01打印关闭

年复一年,我唱着歌。每当我想歌唱爱,它却变成痛。爱和痛就这样撕扯我。 ——舒伯特《我的梦》 有人说,夏天是个恋爱的季节,连太阳都和风恋爱。站在夏天的风里,正是落英缤纷,跟舒伯特的一场精神恋爱,像细碎的花瓣在飞舞,被风一吹,就散了,千言万语,洒落一地无奈,只留下轻轻的,一声叹息……

多少年来,舒伯特总是以一个令人叹惋的悲剧形象示人的。朋友把他形容成一只哀伤而美丽的白天鹅。他站在古典和浪漫的分水岭,背后是巨人贝多芬投下的阴影,面前却是世俗的不解和冷漠。然而他的音乐依旧充满了真诚,清纯无邪,充满了天真浪漫的憧憬。 少年时代的舒伯特是一位早慧的天才,1810年他为钢琴二重奏所创作的长篇狂想曲(D1)是他最早的音乐作品。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,当他明确地在谱上标注日期“1810年4月8日开始创作,5月1日完成”,此时这位13岁的孩子脸上那毫不掩饰的骄傲。

少年时期的舒伯特一直受到很正规的音乐教育,而他亦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在他音乐生涯的头十年完成的。人们对于年少的莫扎特津津乐道,称赞他为神童,然而,对于他的早期作品,人们却总是不以为然。惟有舒伯特少年时代的作品总让世人震憾!   《夏甲的哀歌》,《纺车旁的格里卿》……那么柔美,那么抒情,这些音符,缓缓地,一步一步地接近,恍若护着一句诺言般的慎重;眼底那满满的笑,倾溢成一汪春天的湖水,浅浅地,凉凉地将我包围。刹那间,砰然一声,击中心灵的疼痛,让我忽然有了流泪的欲望。我摸摸脸,没湿,我知道那泪水全都流到心里去了。

 19世纪中期,舒伯特被加冕为“歌王”,此前音乐一直被看作一种边缘的音乐体裁。舒伯特在歌曲上的成就或创意,表现在他迷人的抒情,感人的哀叹,新颖的和声,声音和钢琴的完美统一,以及对歌词的心理探索。是舒伯特把“歌曲”这一体裁上升到受人尊敬的地位的。听他的歌曲,心灵完全松弛,我真的舍不得把什么“国计民生”跟他拉上关系,生怕对自己的品位产生怀疑。   在舒伯特短暂的一生里,除了在歌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外,在室内乐、交响乐等各方面都有不凡的作为。按理说,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,舒伯特应该是快乐无比吧!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。

 如此多的传记和电影把舒伯特塑造成为命运多劫、穷困潦倒的音乐大师,并非空穴来风。这位永远年轻的音乐家,一生都在为金钱奔波,1816年6月17日,他这样写道:“今天我第一次为了钱而作曲。”而且,他很多作品的价值都是在死后才被发掘的。总的来说,舒伯特在世的时候只得到过十几篇评论,就算是1820年舒伯特的事业开始出现转机,公众给与他的更多是支持,而不是了解。自己作品的价值无法被承认——对于一位虔诚的艺术家来说,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。   舒伯特的爱情也不顺利。他一生曾爱过两位姑娘——特蕾莎和天使般纯洁的伯爵小姐。这两段感情都无疾而终,抑或可以说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结局。在七月流火的夏日里,那忍不住想给对方一个拥抱的渴望啊,被忍成了永远的过去式。